图书馆
首页 | 新闻公告 | 书目检索 | 数字资源 | 读者服务 | 国开数图 | 远程访问 | 下载专区
图情资讯
书评|《诗词课:... 06/27
总书记对青年提出... 05/05
书评|《理想国.孤... 04/26
总书记的书单 04/24
国家开放大学三大... 04/24
国家开放大学启动2... 04/24
微视频:读书之美 04/23
读书之美|世界读... 04/23
友情链接 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新闻公告>>图情资讯>>正文
书评│《少时读书》
2022-06-13 11:03  

近来得闲时便开始读废名先生的《少时读书》,这本书真是让人读得吃力又畅快。

“吃力”在于废名先生是上个世纪的人,虽然文章基本上是白话文居多,但不时用了文言用词,再加上总是引经据典,有时一篇文章要读上两三遍,还要来回查阅字典、文献才能弄清他讲的究竟是什么意思。而“畅快”,则一是因为废名先生时常在文中表明自己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的欢喜,让我不由地跟着他感到开心,二则是因为自己了解到了新的知识盲区后也倍感舒畅。鉴于自身文学底蕴不高,吃力更多一些,但因为这隔着时空的收获又过于真实,这书也是值得深读的。

废名先生何许人?废名原名冯文炳,生于1901年,湖北黄梅人,中国现代著名作家,在文学史上被视为“京派文学”的鼻祖。少时,他接受的是传统的私塾教育,后来接连在国立湖北第一师范学校、北京大学接受新文学,可谓是学贯中西。二十五岁那年,他说他不要那个名字了,给自己起名为“废名”。几句简单的文字介绍或许可以勾勒出一个人大体的人生轨迹,但只有走进他的笔墨里才能真切感受到一个人的性情和温度。读了这本书,仿佛让我跨越了时空的隔阂感受到废名先生的率真、有趣及踌躇满志,也感受到百年前异地他乡的风土人情。

《少时读书》分为三部分,第一部分是“中国文章”,多是关于文章的心法;第二部分是“灼灼其华”,涉及《诗经》、杜甫的诗,第三部分是“格义致知”是关于佛家、儒家的看法。但这三个部分的区分又不是那么明显,因为每一部分仿佛都贯穿着文章写作的要义,也灌满了作者对好诗好文喜爱的心情。鉴于书中涉猎内容较为广泛,我便只好摘取冰山一角做个感慨。

先说废名先生的性情,着实是让人觉得有趣。在讲李商隐的《月》时,因其对“藏人带树远含清”理解和身边好多人都不一样,因此他很有点惶恐,但这份惶恐并非是因为怕自己错了,恰恰相反的是,他感慨道:“难道只有我是对的,大家都不对么?连忙我又自信起来,我确实是对的,请大家就以我的话为对好了。”这样的自我感叹还有许多,总会让人忍俊不禁,他仿佛不会虚掩自己的观点,对自己的想法既坚定又自信。难怪有人会说他狂。正如他在讲解孔子的“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”时,他更倾向于把“直”理解为率性而行,自己也是这样做的,对于有嫌怨的人不矫揉造作,认为这是人之常情,“礼中应有生趣,过可以窥人之性情。”可以说是很率直的人了。

再说书中的引经据典。写文章时引用诗词文句、典故是稀松平常的事情,但引用得如何更多的是要看个人积累。废名先生受过私塾教育,对中国古典文学十分熟悉,有时候一篇文章从《论语》谈到《诗经》,再到传统典故,都是信手拈来。比如读了《教训》这一篇,提及到的“代大匠斫必伤其手”“东方朔偷桃”、“一马之奔,无一毛而不动”等等,我均是查询了资料之后才知晓其出处和意义,方知东方朔偷桃图可以作为祝寿图,东方朔也是个幽默的人。书中也提及到如何使用典故,还分了深浅,但读下来发现现代人多不会使用,最多是引用一两句话来撑场面罢了。可以说,对于传统文化了解的浅薄仿佛也通过阅读此书得以些许弥补。

最后来说说废名先生的“志”。废名先生说喜欢福楼拜那般以几十年的光阴写几部小说,也要把自己的生命贡献给艺术,于是在北京香山租了房子写小说。你以为他是一个逃离事世的人吗,并非如此。他十分崇尚孔子,而孔子是为了天下太平而奔走的出世之人,他又怎甘心做个隐逸之人。他喜爱孔子的那句“鸟兽不可与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?”意思是,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,如果不同世上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?所以作为一个文学家,他希望学习孔子,本着伦常之道为中国创造些新的文艺作品来,追求“使人得其性情之正”的理想文艺,以求为中国打开一条生路。

书中多次讲到孔子,废名先生的讲解让孔子的形象也更加形象具体。对古诗词的理解更是有着现代人没有的语境和理解力。让我感受到与先辈们巨大的差距,只能高呼: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。

正如木叶在序里所说,“说起少小读书,先秦直至民国时期人的视野和幼功,如今的大学生也难以比拟,尤其是就原典、古典而言。”这话一点也不假,在讲究新奇特的当下,许多传统文化经典的趣味早已被稀释失去了太多色彩。好在还有书籍,还有废名先生如画般的描述,犹如桥梁一般让我们可以跨越岁月长河,一睹先人少时读书的风采,感受当时文人志趣。

关闭窗口
设为首页   加入收藏
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

版权所有 福建开放大学图书馆